未竟之地 The Unfinished Realm

We Will be Back —— 泛亚从未终结,时间即将开始

文化封锁背后的真相:极权意识形态与文艺情人的利益链条

餐桌 和 床上 决定的 文艺 政策

文化封锁背后的真相:极权意识形态与文艺情人的利益链条

极权国家的文化政策,从来不是保护文化,而是把文化变成一个笼子。托洛茨基说过,文艺只能在权力设定的圈层里活动。这个判断放到任何极权体制都成立。

系统的逻辑很简单:文化要被限制在安全范围内。审查、宣传、歌功颂德,这些是明面上的工具。问题在于,当权力没有限制,人性就会跟着腐烂。文化封锁到最后,不只是思想控制,也会自然延伸成肉体控制。

苏联的演员,纳粹德国的女明星,毛时代的文工团,朝鲜的“喜乐组”,这些例子都说明了同一件事:在极权体制下,文艺工作者并不只是表演者,他们是被圈养的资源。上台的时候要为体制歌唱,下台的时候可能就被挑选为权贵的消遣对象。

“文艺情人”这个词,把这种现实揭开了。任何人都可以被包装成歌颂者,任何人也都可能在权力的需要下,被纳入私人的享乐链条。意识形态和私欲并不是矛盾的,它们互相需要。前者制造合法性,后者提供犒赏。

大众看到的是表面的繁荣,其实背后是彻底的异化。文化不再是交流的渠道,而是权力维稳和纵欲的双重工具。

这就是文化封锁的真相。

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