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观迁移:轴心同盟的残党 —— 9·3的幻象
引言
9月3日被中共确立为"抗战胜利纪念日"。在官方叙事里,这一天是中国作为"二战胜利者"的象征。重大周年常有阅兵与外交场面,普通年份也有献花、展览与地方纪念。表面上,这是对胜利的纪念;但随着冷战结束与全球史观的迁移,它越来越像是一场幻象:它掩盖不了苏联的真实身份,也掩盖不了中国自身的尴尬。
一、苏德条约与战争的真正起点
1939年8月,苏联与纳粹德国签署《莫洛托夫–里宾特洛甫条约》,秘密瓜分波兰。数周后,德军与红军几乎同时入侵,二战由此爆发。此后苏联又吞并波罗的海三国、东波兰,并对芬兰发动战争。
冷战时期,这些事实被刻意压制,因为西方必须维持苏联作为盟友的合法性。但档案公开后,欧洲议会与东欧史学界已经明确:苏联与纳粹一样,是二战的发起者之一。
二、中国作为轴心的残党
如果苏联是二战的发起者之一,那么中国的历史位置也必须重写。
国民党早期依赖苏联的资金与顾问来改造军队。
中共更是苏联直接在中国成立的间谍组织,从意识形态到军事训练都来自莫斯科。
1949年以后,中国在制度、疆域与合法性上完全延续了苏联的模式。苏联若属轴心一方,那么中国就是它的残党。所谓"反法西斯胜利国"的身份,本质只是包装,而非事实。
三、日本的再评价与未来
日本在二战中的行为残酷,但其战略目标与纳粹(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)不同。它试图建立一个摆脱白人殖民支配的亚洲秩序。1942年东南亚的沦陷,让殖民地人民第一次看到白人并非不可战胜。印尼、缅甸、越南的独立进程因此加速。
今天,当反殖民与种族平等成为国际价值时,日本的动机被重新审视,不再是单纯的"法西斯扩张"。这也是为什么西方政要越来越少出席中国的9·3纪念,他们很清楚,日本不能再被简单等同于法西斯。
更重要的是,这一转向并不仅仅是学术讨论,而是现实的必然。中国、俄罗斯、朝鲜、伊朗等已经合流,构建为了一个新的轴心,方向直指对抗现有秩序,甚至潜在地把世界推向第三次大战的边缘。
在这种环境下,日本恢复为"正常国家"已不是选择,而是生存问题。军事力量的解禁与战略自主化,只是时间问题。
四、9·3的幻象
中共希望通过9·3,把自己与"二战的胜利者"绑定。 但如果苏联是二战的发起者之一,那么中国就不是胜利者。它既无法继承二战的胜利叙事,也在冷战中成为失败者:苏联解体,美国胜出,中国靠着在冷战中背叛苏联,投奔美国生存下来。而现在,随着中国再次放弃了自己在冷战时期对自由世界的承诺,那中国的未来就只能残党般抱着废墟延续。
因此,9·3纪念不再是对胜利的见证,而是对幻象的强化。它对内是麻醉,对外是空洞。
结语
历史不会永远听命于宣传。当苏联被重新钉在二战发起者的位置时,中国作为其残党,也必然被拖入同样的阴影。
9·3的喧嚣,本质只是幻象。史观的迁移会撕裂它的伪装,把腐蚀人心的轴心残党封印在历史的裂缝中,为二战延续至今的未竟之战,画上最后的休止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