未竟之地 The Unfinished Realm

We Will be Back —— 泛亚从未终结,时间即将开始

草包的统治者与草包的被统治者

518、89、印尼暴动这些词,在中国语境里总被拿来证明"统治者在害怕人民"。这解释太抬举人了。更接近现实的版本是:上面是情绪化的草包,下面是沉浸在自我幻觉里的草包。 前者怕被看穿,后者把前者的羞耻误读成"我们有力量"。两边互相成就,一起把真问题埋了。

一、两种草包:情绪与幻觉

统治者(情绪重):

  • 信息过滤导致认知残缺,历史阴影放大风险预期。
  • 见到"光州518""六四"之类的参照符号,本能反应不是评估风险,而是止羞——别让我难堪,别让我明天被追责。
  • 下属做法更简单:删。删得越快,越显忠诚。

被统治者(幻觉重):

  • 见到删帖与屏蔽,产生"他们怕我们"的错觉;把禁令当成自己力量的侧证。
  • 现实里既没有组织、也没有庇护,更没有愿意为此付成本的共同体。力量从未存在,只是靠禁令想象出来的。

一句话:被禁止的不是危险,而是丢脸;被误读的不是力量,而是羞耻。

二、草包式反应链条(真实的"稳定"机制)

面子触发器(上级不悦) → 责任倒查(谁没挡住谁背锅) → 层层加码(比上意更上意) → 广泛消音(可见动作替代治理) → 统计报喜(删了多少条、封了多少词) → 错误学习("删=安全"的路径依赖) → 系统更脆(阈值更低,下一次删得更快)

这条链路解释了为什么即便在"两脚羊"前提下,封禁反而更狠:它主要服务于上对下的情绪安抚与升迁博弈,而不是应对群众的真实危险。

三、为什么"知道了也不会行动"

即使你把518和8964的所有真相贴到中国人脸上,他们也会觉得内容太长而不看

TL;DR 政治学:看了也不动的七个理由

  1. 认知预算耗尽: 生计与家庭把大脑算力吃满,长材料=高耗能输入,自动丢弃。
  2. 风险—收益极不对称: 阅读零成本;转发/站队高风险零回报,理性停在围观。
  3. 协调失败是常数: 无工会、无自治会、无宗教网络,无组织即无持续性。
  4. 算法性麻醉: 30秒情绪切片,半衰期极短,积累不了行动能量。
  5. 心理防御: 把创伤当梗,去现实化以自保,同时去能。
  6. 体制羞耻转移: 上层羞耻→禁令;底层把禁令当"我很有力量"的廉价自尊。
  7. 学会的无助: 长期无效经验,把"正确"自动等同于"无用"。

可计算的直觉公式: P(行动) ≈ max(感知收益 − 预期成本, 0) × 协调度 × 组织可得性 × 情绪半衰期 / 注意力噪声

在当下中国:成本高、协调低、组织缺席、噪声巨大 → 乘出来≈0。 档案越厚,单位情绪产出反而越低:"太长不看"不是懒,是理性的生存算法。

四、从骚乱到转折:四个阈值模型

把"围观→推翻"抽象成四个同时需要被点亮的开关:

  1. 生存阈值: 饿/断供/发不下工资。
  2. 协调阈值: 工会、自治会、宗教团体、行会、校园组织、可信社群。
  3. 保护阈值: 司法/媒体庇护、地方庇护、国际关注、镇压系统的选择性失灵。
  4. 叙事阈值: 一句能自洽的口号与"成功参照系"(光州、柏林墙、转型案例)。

至少①②③里有两项被满足,再被④放大,才可能跨过政治临界点。 带入中国现实:①尚未系统拉满;②被长期清空;③几乎不存在;④被强力抹除。 结果≈0。你说"除非饿死",其实是说只有①极端拉满,才可能逼出②③的裂缝,但那更像溃败与逃荒,不是政体更替。

五、为什么一定要抹掉518/64

真正动机不是"人民强",而是上司脆:

  • 面子政治: 先止羞,让领导今晚睡得着。
  • 问责避险: 出事时可交"操作痕迹",证明"我早处理了"。
  • 证据恐惧: 担心未来清算,档案会变成绞索而非文章。
  • 协调点恐惧: 日期/符号能"对时"分散不满,先清空钟表。

结论:封禁是能力贫弱的治理替身,不是高明的风险管理。

六、真正改变博弈的,不在群众

历史上能改变博弈的变量通常来自体系外:

  • 外部断供(金融制裁、贸易脱钩、技术封锁) → 镇压成本上升。
  • 庇护窗口(国际关注、难民与媒体保护、邻国庇护) → ③被点亮。
  • 组织输入(资金/培训/安全工具) → ②被点亮。
  • 镇压系统失灵(发不出工资、忠诚瓦解) → 临界态出现。

两脚羊最多起的是骚乱,不会产出制度;真正的转折来自组织、庇护、断供叠加出来的临界。

七、写给"自以为有力量"的人

把统治者的羞耻误读成自己的力量,只会让你更软。力量=愿意付成本的组织 + 可持续的庇护 + 可复制的叙事。 没有这三样,剩下的都是情绪与段子;历史不是被隐藏,而是被噪声溺死。

收束三句

  • 封锁518/64,不是怕人民造反,而是怕历史清算。
  • 两脚羊不会起义;最多会逃荒。
  • 这个秩序的对手不是"人民的力量",而是它自己的无能与外部的断供。

——这才是"草包的统治者与草包的被统治者"的同谋结构:上面靠情绪维持体面,下面靠幻觉维持自尊;看上去彼此对立,实则互为因果。

,